明确“双减”政策底线 促使教育回归初心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主要从招用条件、招用程序、从业禁止、行为“红线”、监督检查、处罚制度等方面作出规定,旨在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坚持用人标准,规范招用程序,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培训服务质量。

明确“双减”政策底线 促使教育回归初心

  《管理办法》中要求:从事按照学科类管理培训的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按照非学科类管理培训的须具备相应职业(专业)能力证明;非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同时明确机构专职教学、教研人员原则上不低于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50%;面向中小学生、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的线下培训,每班次专职教学人员原则上不低于学生人数的2%、不低于儿童人数的6%。此外,《管理办法》首次提出了建设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制度,同时强调要依法规范劳动关系,等等。

  近期,有关“双减”的重磅文件一个接着一个,力度惊人。一些大型培训机构的股价一跌再跌,还有些培训机构直接选择退出市场。

  在一些人看来,这是政策对学科类培训市场有针对性的打击,但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看看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会发现很多规定不过是在明确底线、重申常识。

  比如此次印发的《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出从事按照学科类管理培训的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要求吗?但一直以来,很多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都不具备这样的资质,且一些培训机构正是通过类似方式来降低成本、拉高利润,这种扭曲的现象本来就应该得到纠正。

  再比如明确了从业禁止条件,要求机构不得招用两类人员,即纳入“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的、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这难道不是最起码的要求和底线吗?

  一些教培机构此前赚得盆满钵满,而那些丰厚的获利之中,有多少是建立在突破底线、违反常识的基础上?或者说,有多少是昧良心的钱?

  所以对于“双减”风暴,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政策打击”,而应该看到它本质上是对市场的规范,或者说对此前管理漏洞的修补。从这个意义上讲,“双减”还应该继续深入,直至底线确立、常识回归。


【本站声明】
  1、本站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
  2、本网站不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仅系客观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该类商品/服务详细的资讯,请您直接与该类商品/服务的提供者联系。


KESION 科汛软件

KESION 科汛软件是国内领先的在线教育软件及私域社交电商软件服务提供商,长期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在线教育软件及社交电商SaaS平台解决方案。
公司核心产品云开店SaaS社交电商服务平台、在线教育SaaS服务平台、教育企业数字化SaaS云平台、企微营销助手、私有化独立部署品牌网校和在线教育咨询等。

KESION 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供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向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驱动商业革新,让商业变得更智慧!



▼点击进入科汛官网了解更多



热门标签
培训机构 双减 职教
上/下篇
  • 积极落实‘双减’工作 立足学校是教书育人主阵地

  • 严防中秋国庆假期疫情 持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换一换相关推荐
精选内容
热点精选